陈康(1910年4月7日—2002年5月23日),原名陈五和,湖北省武穴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长,新四军补充营营长,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太岳军区第4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第2野战军13军副军长。1935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3军军长。1956年起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77年12月—1981年11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7日,陈康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郑公塔镇闸口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五。幼年因家境寒苦,与学堂无缘,7岁起就当起了放牛娃。
土地革命
民国十六年(1927年),参加本村赤卫队。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鄂东红8军第4纵队到蕲(春)黄(梅)广(济)地区活动,他报名加入第4纵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一员。随后,红8军第4、5纵队与阳新县沿江游击队合编为红15军,转战至鄂东北,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红15军与红1军合编为红4军。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部征战,参加了双桥镇、磨角楼、黄安、苏家埠等战役战斗和苏区反“围剿”作战,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29团排长、第25军第73师连政治指导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入川,参加创建川陕苏区的斗争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任红31军92师274团2营营教导员、营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在嘉陵江战役中,他在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的直接指挥下,率全营勇猛拼杀,一举夺占被国民党军称之为“插翅也难以飞过”的川陕要隘剑门关,为夺取战役全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5月后参加长征,历任红9军25师75团副团长、第27师80团团长,红31军第91师276团团长。
抗日战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调任新四军补充营营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奉调八路军第129师,任随营学校教员、营长兼主任教员。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起,任第386旅17团副团长、团长,第772团团长,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太岳区反“扫荡”。
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3军副军长,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豫西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滇南战役等。
建国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3军军长。
1954年,军事学院毕业。
1956年起,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代司令员,参与指挥了中缅勘界警卫作战。
1968年8月起,任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1977年12月,重回部队任职,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81年11月,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陈康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2年5月23日零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带头攻打剑门关
1935年3月,红31军攻打天险剑门关,初攻不克。王树声一挥手,第一个冲锋的就是陈康,在他的身后才跟着通信员、警卫员、号手,再后面才是全营官兵,全营都是敢死队,硬是往前冲,把剑门关拿了下来。为红1、4方面军在川西懋功地区的会师,扫除了一大障碍。
七亘村两次设伏
1937年10月26日和28日,在设伏七亘村战斗中,任八路军386旅772团团长的陈康率团先后两次设伏,让战士插入日军中,肉搏厮杀,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及大批军用物资 陈康部仅伤亡10余人。
神头岭伏击日军
1938年3月,刘伯承元帅为了打击晋东南的入侵日军,以一个营的兵力为钳制部队袭击日军的补给点黎城,以引诱日军援军上钩,同时,陈康团部第三个团的兵力设伏在日军的打援线上。3月16日,钳制部队攻黎城,驻守在潞城的日军果然被诱去救,进入陈康部伏击圈神头岭,全歼日军。
豫西拖垮李铁军
1947年10月,为了拖住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第5兵团的追击,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任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旅长的陈康奉命率部扮演第4纵队主力,引诱国民党第5兵团司令李铁军和他的3万大军在豫西伏牛山转圈。陈康拉大距离,挖坑增灶,时而攻城拔寨,时而虚张声势,将敌人拖得筋疲力尽之时,再“牵”入解放军预设于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的包围圈中,一举歼灭了李铁军兵团2万余人。李铁军的中将参谋长李英才被俘后,感叹道:“敝军此次失败,一半是打垮的,一半也是拖垮的!”
滇南分兵大追歼
1949年底,国民党第八、二十六军在进攻昆明未果,有从空中和陆上越境逃跑的迹象。十三军副军长陈康亲率三个主力团,从南宁出发,昼夜兼程,轻装突进滇南,14天时间,急行军1800里,分兵两路,出其不意,一路攻取蒙自机场,切断了国民党的空中退路;一路攻取达元江铁路桥,切断了国民党的陆上退路。同兄弟部队一起,连续征战50多个昼夜,全歼了云南境内的国民党第八军、第二十六军等共27600余人,活捉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第八军军长曹天尧,取得了滇南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亚热带山林调研
1952年,陈康任13军军长。1956年,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在任此职期间,为解决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作战问题,陈康亲自带领机关同志,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出了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作战的路子和训练方法,受到军委、总部的肯定,并拍成教导片向全军推广。
编写红十五军史
1982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陈康老将军仍不甘清闲,组织整理、撰写出版了35万余字的军史,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研究提供了详实而弥足珍贵的资料。
主要作品
发表文章
《攻克剑门关》
《豫西“牵牛”》
《进军豫西的四兵团》
《忆滇南战役》
编写军史
主持编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史》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亲属成员
夫人:郭青,山西省沁水县人,1928年出生,18岁参加淮海战役,任译电机要员。
女儿:陈八一(陈燕),1946年8月1日出生。
人物评价
新华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历次战役战斗中,陈康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作战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响应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敌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开辟、巩固、发展抗日革命根据地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经常深入边防、高原部队调查研究,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将周希汉:陈康是打仗的料子。
大将陈赓:陈康是个猛虎。
后世纪念
陈康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金宝山公墓“八·一”军魂园,墓碑有薄一波题字“战将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