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老兵风采

本色不改暖人心

写前在面

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淬炼,普遍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统计,我国已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各类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24.7万余支,退役军人志愿者逾350万名。无论是否加入志愿者队伍,大江南北的许多退役军人以不同方式为社会作奉献,温暖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们。

中国国防报今日刊发一组退役军人关爱不同社会群体的暖新闻,以展现老兵退役不褪色的坚守与担当。

“只来看一看,心里也踏实”

——山东省蒙阴县退役军人王富顺替牺牲战友照看父母

■祝传民 徐 魁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傅家德

退役军人王富顺(左)看望烈士刘发德的母亲马夫梅。安传亮摄

王富顺很忙,几次想采访他都未能如愿。他的同事见笔者总是扑空,善意地提醒:“别来回跑了,你到腊月二十以后再来。那时,他肯定会腾出空来去看他战友的父母。”

王富顺是一名沂蒙山区的退役军人,1999年转业回乡后在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24年来,王富顺一直替牺牲的9名战友照看父母。

临近年根,笔者终于在王富顺的办公室“堵”到了他。“实在抱歉,手头案子多,总是让你白跑。要不咱们一起去看我战友的母亲,路上聊。”说完,王富顺便到楼下发动汽车,笔者随他一起向云蒙湖生态区万泉庄驶去。

路上,王富顺告诉笔者,那9名战友是和他一起参加边境作战的蒙阴籍军人,都在1985年3月的一场战斗中牺牲。“那场战斗非常激烈。转运伤员时,一个战友牺牲在我的怀里,一个牺牲在我的背上,还有一个在送到后方医院后因伤势过重没抢救过来……这些战友牺牲时,都在20岁左右。”

半个多小时后,笔者和王富顺来到云蒙湖生态区的一座老年公寓。烈士刘发德的母亲马夫梅就住在这里。她今年已经93岁,看到王富顺,满是褶皱的脸庞溢满笑容。

老年公寓内有护工,房间里配有衣柜、沙发等家具,桌子上放着牛奶、点心等食品。王富顺环顾屋内,欣慰地说:“看来‘老四’来过了,那就好。”

“老四”是马夫梅的四儿子。马夫梅不在公寓居住时,就住在四儿子家。这些年,王富顺常看望战友父母,对战友的家庭成员非常了解,也非常关照。他们遇到难事,王富顺都会尽力提供帮助。时间久了,他成了战友亲属心目中那个“能主事的人”。

2016年中秋节,王富顺在看望战友父母时,有位烈士亲属提议:烈士骨灰一直放在烈士陵园的架子上,能不能让他们入土为安?

带着烈士亲属的心愿,王富顺走访有关单位,查阅相关规定得知,安葬烈士骨灰的诉求合情合理合规。于是,他出面协调有关部门,并征求9名烈士亲属同意,于2017年清明节前,在孟良崮烈士陵园为9名烈士举行了骨灰安葬仪式。

从马夫梅的家走出,王富顺又去看望了3位老人。每到一家,王富顺都会问一问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唠一唠家常,就像见自己的父母一样,自然又平常。王富顺告诉笔者:“9名烈士的父母现在仅剩4人。他们都90多岁了,即使我什么也不做,只来看一看,心里也踏实。”

王富顺替牺牲战友尽孝的事迹在当地流传很广。2022年10月,他入选“山东好人”。

退役军人马一尘——

“看她们成长很高兴”

■张 杭 李小龙

退役军人马一尘(站立者)指导公司的退役军人员工学习业务知识。李小龙摄

“马叔叔,我们来看您了。”春节期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退役军人马一尘的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不少女大学生结伴来给他拜年。

马一尘是一名参战老兵,1987年退伍返乡后经营一家装饰装潢公司。2007年,经江都区妇联牵线搭桥,马一尘与10位“春蕾女童”结对帮扶。

那时候,马一尘的公司刚起步,有些力不从心。“把身边的正能量汇聚起来,会形成更大的力量。”他发动上下游的生意伙伴一起参与帮扶。由于他诚信经营、口碑好,10多位供应商加入帮扶行列。

除定期给“春蕾女童”资助外,马一尘还出资保障她们参加见学活动,让她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说:“从战场到商场,我一路走来,经历许多坎坷,深深懂得知识和眼界的重要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会尽量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至今,16年过去,马一尘帮扶的第一批“春蕾女童”陆续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马一尘说:“看她们成长很高兴。家人也非常支持我这样做。未来,我会好好经营企业,不断积蓄力量,争取帮助更多的人。”

除了帮扶“春蕾女童”,马一尘还发动同行和老战友帮助军嫂和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难题。截至目前,他的企业聘用了6名退役军人和5名军嫂。经他推荐,其他战友的企业先后吸纳20多名退役军人和10多名军嫂就业。

近年来,马一尘先后获得江苏省军区“双扶双带”先进个人,江苏省“最美诚信之星”“江苏最美人物”,扬州市“模范退役军人”“扬州十佳杰出退役军人创业之星”等荣誉。

马一尘的一位战友说:“在社会上打拼这么多年,老马还是那个样,有情有义有担当,不愧是从部队‘大熔炉’里锻造出来的一块钢。”

退役军人刘金良——

“为老人做事很幸福”

■刘黎明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乔振友

退役军人刘金良给敬老院老人理发。屈丰业摄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1月16日,天刚放亮,辽宁省辽阳县退役军人刘金良就冒着严寒,骑着电动车,给下达河乡敬老院送去热乎乎的豆腐。

刘金良今年38岁,家住辽阳县下达河乡东新堡村。自2016年起,他开始为下达河乡、河栏镇、吉洞峪满族乡3所乡镇敬老院提供志愿服务,一直坚持至今。除了送豆腐,他还义务为敬老院的老人理发、搓澡等。

下达河乡敬老院院长崔成波说,刘金良经常到敬老院帮老人洗澡搓澡。敬老院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洗澡也困难。刘金良在部队时担任卫生员,退伍后又自学考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证书。他给老人们搓澡,老人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都放心。

刘金良的义举在当地传开后,河栏镇、吉洞峪满族乡两个敬老院的院长登门拜访,邀请刘金良到他们那里为老人服务,并表示愿意多付报酬。刘金良说:“如果我精力允许,一定会去,分文不取。”就这样,他义务服务老人的范围从1个敬老院扩大到3个敬老院。

3个敬老院距离刘金良的家都在10公里以上。每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刘金良都是骑着电动车去。7年间,除了遇到特殊情况,他几乎风雨无阻。“走了多少里路,我记不清了,只知道自己骑坏了3辆电动车。”

刘金良2004年退伍。至今,他的公益活动时长已累计达到4500多小时。“最美奋斗者”郭明义在了解到刘金良的事迹后,邀请他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刘金良被该团队评为“义工之星”。

“做了这些年公益活动,自己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更没觉得吃亏。尽己所能为老人做事很幸福。”刘金良说。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