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上将

杨勇.jpg

       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原名杨世峻,湖南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中文名杨勇别名杨世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3年10月28日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杨勇,原名世骏,1913年10月28日出生于文家市清江一贫农家庭。1926年在里仁学校读书时,参加劳动童子军,任队长。

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马日事变”,随浏阳农军攻打长沙,不久败走江西、常德等地,年底回乡。1929年考入浏阳县立中学学习。1930年春因父病辍学,参加第八区苏维埃政府工作。1930年2月,经县委选派到平江黄金洞红五军随营学校政治队学习,在此转为中共党员。结业后,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八军,历任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大队长,连副政委、政委,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处处长等职。1933年10月,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委。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并在洵口战役立功,获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获三等红星奖章。同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参加了在全县、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的战斗。到达陕北后,红三军团改为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杨勇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委兼副团长。在平型关与日军作战中,胜利完成了攻坚任务,但不幸负伤。伤愈后,到襄垣、武乡等地扩军3000多人,成立补充团任团长。1935年9月任陕甘支队第2纵队10大队政治委员。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1师、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勇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并取得汾离公路伏击战的胜利。1939年3月初率部随第115师东进支队由晋西到达鲁西,指挥686团取得首战樊坝的胜利,领导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后任第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教导第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1941年初与政治委员苏振华率教导第3旅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取得潘溪渡战斗的胜利。继又挫败了日伪军对鲁西区的“扫荡”,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同年7月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不久赴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连续拔除日伪据点200多处,歼灭伪军万多人,使鲁西南的各小块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新建了一个专署和六个县政权。1945年,攻克南乐东平阳谷等县城,歼灭日军万余。同年9月,领导晋鲁豫军区部队连续反击,攻占长垣、汤阴等10多县。11月组建晋鲁豫军区第七纵队、任司令员。投入肃清残余日伪据点的战斗,4天内连克巨野等3座城市,并乘胜攻下济宁市,歼伪军7000多人。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4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停战协议。杨勇率第七纵队,纵横于晋、、豫战场。在陇海路汴徐段自卫反击战中攻克砀山,协同三纵队,围歼国民党一八一旅及一个团。又在巨野、定陶、鄄南三战役中和兄弟部队一起,歼国民党军队整编第三师和四十一师、四十七师各一个旅。1947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豫北攻势。在鲁西南战役,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一举攻克郓城,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受到通报表彰。尔后,率部参加进军大别山,组织指挥高山铺战役,所部因战绩突出,被野战军记大功一次。1948年,率军与国民党军队战斗于北向店,胜利完成掩护兄弟部队南下桐柏山的任务。5月参加宛东战。6—7月连续3次狙击国民党胡琏等2兵团北援,歼敌7000多人。11月淮海战役开始,杨勇在张公店地区歼灭国民党一八一师5000余人,俘虏国名党五十五军中将副军长兼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又在双堆集地区搏斗9昼夜,歼灭1.6万多人,俘国民党团副司令吴绍周等将官9人。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直出浙赣线,解放衢州景德镇、上饶等20余座城镇。11月进军西南,解放贵州后,率第5兵团主力和第3兵团一部参加成都战役。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杨勇兼任贵州军区司令员和省人民政府主席,年底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1952年毕业后,任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1953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组织所部参加夏季反击作战并指挥金城战役。此次战争对美韩联军起到了威慑作用,为日后停战做出了巨大贡献。1954年春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58年10月回国,先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曾大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提高全军区的军事训练工作,增强了部队战斗力。“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被解除职务。1972年起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和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曾组织部队参加南疆铁路、天山公路和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厂的建设工作。

1977年夏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

1979年参与组织指挥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进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杨勇重视部队全面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拟订了军队建设的三年规划。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人物贡献勇斗日军1941年初,杨勇指挥教导第3旅运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潘溪渡战斗的胜利,创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1944年4月返回冀鲁豫边区,参与指挥东平、阳谷等战斗。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和建设鲁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日报》)抗美援朝1953年4月,杨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组织夏季攻势第一、二次进攻,取得胜利。又组织和指挥了金城以南地区的进攻战,生俘南朝鲜“王牌”首都师副师长,为迫使美国接受停战作出了贡献。

家庭成员

妻子

林彬


儿子

杨翼平[11]

少将,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6]

儿子

杨小平[12]


儿子

杨北北[13]


女儿

杨菁[14][15]


收起

人物轶事五处伤痕第一次,1933年10月,红三军团十师十四团在中央苏区的洵口与国民党军队相遇,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杨勇,冒着弹雨,带头冲入国民党军队。突然,一发子弹从他的头顶中央飞过,穿破了头皮,鲜血直流。头顶也留下了一块永久的纪念――两公分长、不再生发的弹痕。第二次,1934年10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统领40万大军利用湘江屏障,阻击红军长征。时任红四师十团政委的杨勇率部与兄弟部队一道,执行掩护中央纵队过江的任务。战斗中,杨勇率部战斗两昼夜,其右大腿被弹片击中,中央纵队顺利过江。从此,杨勇的腿部也留下了一块“湘江战役纪念章”。第三次,1935年1月,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战役中,十团政委杨勇带队冲锋,子弹从他的右腮入唇部出,一进一出,杨勇失去了6颗牙。第四次,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首次与日军坂垣征四郎师团21旅团在平型关交锋,杨勇带领3营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左肩中弹。第五次,1938年9月14日,在汾(阳)离(石)公路西公岭附近,时任686团团长兼政委的杨勇,指挥部队伏击由汾阳开往离石的一支日军汽车运输队,全歼日军200余人,在这次战斗中,杨勇负轻伤。[4]严于律己1980年初,总参谋部为几位调动工作的领导同志,在京西宾馆开了一个欢迎欢送会。事后结算,饭费和租片费一共花了400元,中纪委领导同志提出了批评。杨勇向军委写了检查报告承担,并自己掏钱填补了这笔费用。人物评价1935年6旬,在一座寺庙前,毛泽东高兴地拍着杨勇的肩膀说:“你真是员猛将,在关键时刻有那么一股子虎劲!”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夸赞他“你文武双全,真是个好同志!”文革中,毛泽东在一次电话里对杨勇说:“好你个杨勇!还是像过去那样耿直、刚毅,带着一股虎气。”2007年08月01日,杨小平评价自己的父亲杨勇说:“他是一个完人!无论从军事业务上,还是从作风为人上,都挑不出什么问题。他处处都是在为别人着想,却总是不想着自己。他不好财、不好色,一生中他的眼里只有战争、人民。对于自己受的委屈,他从来不会去多想”。(《潇湘晨报》)后世纪念杨勇故居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市社区市场路,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