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上将

李志民.jpg

       李志民(1906年7月9日-1987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省浏阳县高坪区西坑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乡农协副委员长、游击队党代表、红军中队党代表、大队政委、团政委、军团卫生部政委、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抗大分校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分区政委、军区副政委、纵队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兵团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红一方面军长征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北岳区反“扫荡”、大清河北战役平绥路战役保南战役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察绥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陕西军区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委、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副政委、志愿军政委、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委、军委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组织领导部队剿匪和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及屯田垦荒、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战、参与组织指挥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参与领导志愿军部队积极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致力于军队院校教育事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1岁。中文名李志民别名李风瑞、李明阶、李轩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06年7月9日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1906年7月9日,李志民生于湖南省浏阳县高坪区西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15年,李志民开始读私塾,后入初级小学。1920年,李志民考入甸溪高级小学,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大革命时期1924年,李志民回乡教书,并当过小学校长。1925年,李志民开始参加农民运动,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副委员长,领导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后被选派到由共产党人开办的高坪区暑期政治讲习所和浏阳县党务研究所学习,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1927年4月,李志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坚持斗争。1928年3月,李志民参与组建区游击队并任党代表,在家乡开展武装斗争。同年12月调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先后任第2纵队7大队4中队党代表、军部随营学校中共支部书记、特务大队副政治委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3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2师第7团政治委员、红2师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赣州战役中,率团英勇抗击国民党军进攻,出色地完成了掩护兄弟部队突围的任务。1934年10月,李志民随红一方面军长征,与营长彭绍辉率教导营担任红3军团后卫和收容任务。1935年7月起,李志民任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保卫分局2科科长。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4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1月,李志民任红4师第11团政治委员。东征战役回师陕北时,率部担负后卫任务,掩护部队西渡黄河,同时检查部队执行群众纪律情况,圆满完成了毛泽东赋予的收尾工作,扩大了中共和红军的政治影响。5月任红81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西征战役。在攻打李旺堡时,注重采用军事压力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战法,利用风筝、“孔明灯”等方式向敌营飘送传单,同时组织宣传队,对守国民党军进行抗日宣传,唱抗日救亡歌曲,促使其自动撤离,并列队热情欢送,创造了以政治攻势克敌制胜的成功战例。1937年春,李志民任红27军政治部主任,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志民任抗大第5队队长兼政治教员、组织科和干部科科长。

1939年夏,李志民随抗大总校到晋察冀敌后办学,任组织部部长。

1940年初,李志民调任抗大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认真贯彻抗大教育方针,边参加战斗,边坚持办学,培养训练了大批军政干部。1943年,李志民任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副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北岳区秋、冬季反“扫荡”。1944年,李志民任第4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恢复、巩固和扩大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5年,李志民曾协助军区司令员杨成武组织指挥大清河北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志民任冀中军区野战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绥路、保南、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察绥等战役。

平津战役中,李志民参加张家口、宣化等地的作战。

1949年,李志民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建国之后1949年冬,李志民兼任陕西军区政治委员,组织领导部队剿匪和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及屯田垦荒。

1951年初,李志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战。

1952年12月,李志民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参与组织指挥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1954年,朝鲜停战后,李志民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李志民任志愿军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志愿军部队积极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1957年,李志民回国后,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致力于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受迫害。1972年,李志民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1977年,李志民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李志民任军委顾问。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李志民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11月16日,李志民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主要成就喊话突破会昌城1931年11月,红5军乘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之机,组织一个团攻打会昌县城,强攻二十余天未克,部队伤亡惨重。军首长遂令红7团接替攻城。时任红7团政委的李志民在攻城前决定先开展政治攻势,再集中火力攻击。恰逢兄弟部队爆破城墙成功,守敌陷入混乱。李志民立马抓住有利时机,组织战士对敌喊话,展开政治攻势。乘敌人火力减弱瞬间,部队突入城内,仅两个小时,即全歼守军,创造了政治攻势与突击攻坚相结合的成功战例。政治攻撤马鸿宾1936年5月,红军81师政治部主任李志民认为李旺堡城墙坚固,且城外河滩开阔,守军系马鸿宾部一个骑兵团,兵力充足,易守难攻。马鸿宾部既守孤城,又与蒋介石有矛盾,军心民心倾向抗日,厌倦内战。李志民机智果断地建议采用军事压力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打法,一面积极准备攻城,一面发动群众,开展军事民主、大家献计献策,利用风筝、“孔明灯”和弓箭飘送传单、公开信,组织宣传队抵近城墙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最后,马鸿宾部骑兵团派出代表谈判,同意撤离。李志民不费一枪一弹取得了李旺堡,创政治攻势制胜的成功战例。宣传阻离王以哲1936年12月,东北军王以哲部一个师奉蒋介石之命进攻红军西征军。李志民所在的红81师担任阻击任务,他积极组织开展政治攻势,利用标语、传单和抗日歌曲等各种形式对东北军进行“团结抗日”、“打回老家去”的宣传教育,主动邀请东北军官兵到红军阵地座谈、联欢,化敌为友,打了一场奇特的“阻击战”,出现了白天“打仗”,夜晚联欢,“激战”数日,双方无一伤亡的生动局面。12月13日,东北军官兵留下“红军兄弟,抗日前线再见”的标语撤离战场,又成功地打了一场“政治仗”。主要著作编审《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1985年6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总结》(1985年6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著作《革命熔炉》(1985年3月,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08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文章《抗大精神永放光辉——纪念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忠于革命 诚以待人——回忆李寿轩同志》《培养人才是一项战略任务——纪念抗大建校四十五周年》《英雄气魄垂千古 国际精神召万民——怀念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卓越领导者彭德怀同志》《疾风知劲草 烈焰见英雄——悼念罗瑞卿同志》《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纪念朝鲜停战十周年》《时间就是力量》《对美帝国主义必须坚决进行斗争——为纪念朝鲜人民卫国战争十周年而作》《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地参加朝鲜人民战后恢复和重建的工作——为纪念朝鲜人民反侵略战争四周年而作》所获荣誉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亲属成员第一任夫人:刘民,湖南浏阳冯家湾人。在李志民四五岁时为其童养媳,她比李志民大一两岁,1922年成亲,生两子一女,1931年夏在一场瘟疫中与其子女一同病亡。第二任夫人:胡翼,湖南永顺县土家族人,1939年在延安结婚,生两个孩子均夭折,1941年10月在河北灵寿县病故。第三任夫人:刘平,原名刘如铮,福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师职离休干部。1920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中秋节,由王平介绍在延安与李志民结婚。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2014年4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生子李新生,生女李新星、李京生、李微。儿子:李新生。长女:李新星(总参退休干部)。次女:李京生。三女:李微。人物评价新华社:李志民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李志民对党、对国家是卓有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王平:李志民对中国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有许多建树,是中国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富有开拓精神的杰出领导者。后世纪念文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记中央军委顾问李志民上将》

《政治工作者的楷模——悼念李志民同志》

诗词《念奴娇 悼李志民将军》书籍《怀念李志民将军》(1989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国上将李志民:纪念李志民将军诞辰一百周年》(2006年7月,首钢总公司印刷厂印刷)视频《开国上将之李志民(中国将帅72)》《<中国将帅>李志民》《李志民军管包头(2007)》故居李志民故居位于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塘头组。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面阔3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为浏阳地区普通的民居建筑。2001年故居被拆除,2002年由志民村筹资按原貌恢复重建。2006年7月,在故居复原陈列了李志民的卧室、书房等,并设计制作了李志民生平事迹展,对外开放。2011年,浏阳市人民政府将故居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